人工智能论文:基于云计算模型的城市智慧交通监控系统设计
来源:未知 2021-02-03 11:34
智慧交通监控系统负责收集城市道路各类信息,直观了解交通运行状况,包括路况及交通量等,在提高道路使用率的基础上,减少交通事故,为城市交通堵截违章行为提供辅助手段,对
人工智能论文:基于云计算模型的城市智慧交通监控系统设计
0引言
智慧交通监控系统负责收集城市道路各类信息,直观了解交通运行状况,包括路况及交通量等,在提高道路使用率的基础上,减少交通事故,为城市交通堵截违章行为提供辅助手段,对城市交通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[1]。国外对城市交通监控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早,将自动化控制引入监控系统,通过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处理方式,扩展了系统数据传送和通信等功能,从而智能化收集交通数据。国内对城市智慧交通监控系统研究起步较晚,在城市交通道路上设置摄像头,系统能够对摄像头进行遥控检测,采用光端机和模拟矩阵的方式,将采集数据传入监控中心,并配置情报板,发布少量文字信息和限速信息,从而实现城市智慧交通监控的区域化与网络化[2]。但传统系统交通信息采集频率较低,直接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,因此设计基于云计算模型的城市智慧交通监控系统。云计算模型具备很强的交通大数据高效处理能力,是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一种商业计算模型,具备良好的动态负载均衡能力,其模型框架可以实现交通信息的发布处理,以及交通数据的组织挖掘等,且云计算模型与智慧交通系统契合度较高,能够满足智慧交通监控系统的核心服务[3]。
1基于云计算模型城市智慧交通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
基于云计算模型设计监控系统应用框架,包括存储层、平台层以及应用层,按照分层设计理念,构建城市智慧交通大数据资源池,实现实况影像和录音等信息的传输和存储,提供大数据管理,实现对监控业务的统一调度。具体框架如下图所示:
图1 基于云计算模型的系统应用框架
存储层存储云计算模型提供的交通论文发表大数据,对系统设备接入进行控制,整合所有交通信息资源,通过平台层与用户应用层进行交互[4]。平台层采取分布式并行计算,实现本地网、交通软件运行和开发、网络资源管理等服务,由EMS、MSU以及MDU设备组成,将整个监控系统部署到一个服务器的终端和服务器端,通过业务管理单元服务器,使城市交通信息与SMU服务器进行交互,并对所有交通大数据进行记录。应用层建立监控信息传输通道,提供交通信息共享和出行选择引导等服务,其终端设备支持多种网络接入方式,使监控信息进入EMS服务器,作为系统外部部分完成相互连接,通过IP、LAN接入方式,实现交通大数据的采集通信。至此完成基于云计算模型城市智慧交通监控系统的硬件设计。
2设计系统监控流程
在系统硬件设计完毕的基础上,读取存储层提供的交通数据,识别数据异常值的车辆,进而设计系统监控流程。首先确定交通数据的大小范围,设道路通行能力为,修正系数为,根据城市交通车流量进行取值,为1.3~1.5,数据采集间隔为,则交通数据的车流量合理范围为:
(1)
将合理范围作为交通流数据的采集上限,按照一定周期进行采集,并挖掘高峰期交通数据,初始化数据采集的起始和终止时间,然后对高峰期采样间隔进行重点识别操作,并对交通数据进行查询归档,实现数据维护,由于高峰期交通流量大于道路通行能力,为此要对其进行速度识别[5]。设道路限制速度为,修正系数为,则交通数据的速度合理范围为:
(2)
交通数据的车辆占率取决于检测器时间与采集间隔的比值,其合理范围为0~100%。将车流量、车辆速度和占有率作为基本参数值,=1、2、3,代表参数内容,筛选交通流数据的基本限值。设系统采集时刻为,数据修正系数为,则交通数据均值为:
(3)
将均值的计算结果,作为允许误差的大小,使交通流数据服从正态分布,将不在合理范围内的交通数据进行标记,从而识别出错误的交通数据,即监控过程中的违规异常车辆[6]。具体监控流程如下图所示:
图2 系统实时监控流程
配置告警和巡航信息表,其监控设备管理选取云台控制,先给EMS发送云台请求,控制信号网关地址,从而对监控器发送控制指令,至此实现系统监控流程的设计。结合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,完成基于云计算模型城市智慧交通监控系统的设计。
3实验论证分析
为验证设计系统提高车牌号识别准确率的有效性,与传统系统进行对比实验。验证环境建设双向11M车道,双向道宽度为11M,车道线清楚标准,并对通行情况及行驶情况进行高度模拟,使其贴合城市道路实际情况,其选型设备与环境建设条件如下表所示:
表1 实验设备和环境
序号 |
项目 |
内容 |
1 |
干扰 |
号牌无遮挡、无污损,天气晴朗无雾 |
2 |
前端服务器 |
MXE-5303LC(windows7;CPU: core i5;硬盘:2GB;内存:2GB) |
3 |
网络 |
100M |
4 |
采集摄像机 |
Roseek EagIe3E RMVA3855一体化相机 |
5 |
补光设备 |
LED LS60F-D |
6 |
光照 |
白天测试环境光照度>200lux;晚上测试环境光照度<100lux |
在验证环境建设四个前端采集验证点,采用倒L杆,设置两个系统的前端距离路口停止线16M~17M,倾斜角度17~217,确保检测区域无遮挡物体。样本数量为6组,通过补光设备进行模拟,如下表所示:
表2 实验样本种类
序号 |
样本 |
序号 |
样本 |
1 |
逆光下的交通高峰时间段 |
4 |
顺光下的交通平峰时间段 |
2 |
逆光下的交通平峰时间段 |
5 |
恶劣天气下的高峰时间段 |
3 |
顺光下的交通高峰时间段 |
6 |
恶劣天气下的平峰时间段 |
使试验车辆按照指令通过两个系统的监控区域,在测试时间内频繁过车,分别挑选一个时间段作为分析对象,得出对比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:
表3测试结果对比
样本种类 |
车牌总识别数量 |
本文系统错检数量 |
本文系统识别准确率 |
传统系统错检数量 |
传统系统识别准确率 |
1 |
194 |
9 |
95.36% |
16 |
91.75% |
2 |
149 |
6 |
95.97% |
13 |
91.28% |
3 |
150 |
9 |
94.00% |
13 |
91.33% |
4 |
102 |
4 |
96.08% |
11 |
89.22% |
5 |
127 |
6 |
95.28% |
12 |
90.55% |
6 |
122 |
8 |
93.44% |
11 |
90.98% |
由上表可知,本文设计系统的平均车牌识别准确率为95.02%,传统系统识别准确率为90.85%,相比传统系统识别率提高了4.17%。由此可知,本文设计系统提高了车牌识别准确率,减少城市交通漏检。
4结束语
设计系统充分发挥出了云计算模型高效处理大数据的作用,提高了监控系统的识别精度。但此次研究对轨迹挖掘尚不完善,且车辆套牌分析功能还需改进,在今后的研究中,会提高系统智能化水平,促进城市智慧交通行业的发展。